芒碭山文化遺存的驚嘆與神秘
歷史之于永城芒碭山是那樣的無情而莫測,它猶如一只巨手,將漢民族遠去的文明與輝煌深深葬于這塊古老的厚土下;歷史之于永城芒碭山又是那么的刻意而纏綿,它不忍心拋卻過去,于是讓太多太多的文化奇觀于今世嘩然于天下,供后人瞻仰、追憶,驚嘆、憑吊……
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矗立起10多座山,雖不摩天入云,也不連綿巍峨,但這本身就堪稱一個奇跡,一處奇觀。10多座山無一不與大漢王朝,以及融入在中華漢文化中的漢字、漢語、漢禮儀等有著不解之緣,這本身就意味著一方起源地,一塊風土吉壤?!?/p>
讓始皇帝寢食難安的“天子氣”
《史記》載:“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弊屩袊鴼v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始皇帝如此寢食難安的“天子氣”,來自東南哪里?最終罩住了何方神圣?歷史的回答:這團“天子氣”就來自永城芒碭山,由它成就的一代帝王,即是統治中國長達400年的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靜默在芒碭山中的陳勝墓,依然在向世人訴說著他的成就和委屈。當初由他領導著一群烏合之眾,愣是讓強秦輝煌凋落??上б磺弧傍欩]之志”的他,最終卻慘死在步卒手中。一個叫劉邦的小亭長途經芒碭山時揮劍斬蛇,被傳稱為赤帝之子,他追隨著陳勝的腳步起義反秦,那團“天子氣”好事多磨地成就了他,成就了一個王朝,芒碭山由此成為一方光照千秋、恩澤當代的漢興之地。
詩人李白當年游歷芒碭山后,寫下一首《擬恨賦》:“斷蛇奮旅,掃清國步。握瑤圖而倏升,登紫壇而雄顧,一朝長辭,天下縞素?!绷碛星宕鷼w德知府趙瑗《芒山十四首》之一的《漢高帝斬蛇碑》:“中原競逐鹿,一蛇阻中谷。揮劍白帝終,蛇母秋郊哭?!痹姷牧⒁獠煌?,相同的都涉及了同一種文化現象——劉邦斬蛇起義。
“劉邦斬蛇”是政治需要?是歷史杜撰?還是確有此事?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芒碭山作為漢興之地,已無可爭議。而矗立在一片紅草間的劉邦斬蛇碑,更成為無數熱愛觀光的人們夢寐一睹其風采的天下一大奇觀。與此同時,散落在芒碭諸峰中的高祖廟、龍泉、紫氣巖等遺跡,以及劉邦斬蛇、呂雉尋夫、劉邦遇嬌娥等生動傳說,也已成為芒碭山作為“漢興之地”的美麗“證言”。自然,累累的漢梁王墓葬群,以及反映在墓葬中的繁華與夢想,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曹操提倡“薄葬”與芒碭山不得不說的一點淵源
中國歷史上,曹操是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統治者。一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風云梟雄,何以提倡“薄葬”?這一點,怕與芒碭山有著不得不說的淵源吧?
曹操夢想建立的魏國最后定都許昌,但此前他起兵于商丘?!度龂?魏書?武帝紀》曰:“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惫?89年,曹操在陳留郡起兵,拉開了群雄逐鹿、三國鼎立的序幕…...陳留郡就是今寧陵縣的己吾城村。由此看來,曹操起兵商丘,因缺錢發軍餉而盜竊梁王墓的史料記載,并非無稽之談。
《后漢書。袁紹劉表列傳》記載:”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寶,至令圣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辈懿俦I墓很專業,專門設立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由幾十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墓葬的陪葬多盜哪座。
在西漢一代人眼里,人死后是可以升天的,他們“視死如視生”,因此厚葬之風盛行。漢梁王墓葬群中的每一座墓,都是一座寶庫!已發掘的梁國王陵,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對漢梁孝王墓群進行保護性發掘,在這個三國時代就被盜過的墓群中,仍發掘出了金縷玉衣等珍貴文物2萬余件,許多文物價值連城??梢韵胂?,這個巨大的寶藏,對當時缺衣少食的曹操軍隊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誘惑。
公元218年,曹操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蛟S是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后尸骨縱橫、陪葬品狼藉一片的場面后,曹操明白,自己能管得住今生,卻管不住來世,他不愿自己死后被人糟蹋。據說,曹操為自己設置了72座“疑?!?,在下葬那天,72口棺材同時出殯。曹操身后是否“薄葬”?歷史走到了今天,來自安陽給予曹操墓的考古發掘,依然沒能給出答案。
名噪天下的“三百里梁園”與芒碭山不滅的漢家文化
公元前168年,漢文帝將淮陽王劉武封為梁王,史稱梁孝王。梁孝王劉武過著奢侈豪華的帝王般生活,“筑東苑,方三百余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既富有,又得皇上恩寵,這在西漢諸王中能與劉武相比者沒有。他在睢陽以東大興土木,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后人稱為梁園。在這個廣大的東苑中,建有許多宮室。僅在睢陽城中,就建有曜華宮、忘憂館、吹宮、女郎臺、文雅臺、涼馬臺等。梁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可以和京師的皇宮媲美。
梁園中還修建有許多假山巖洞,開辟有湖泊池塘,如百靈山(今靈臺寺)、落猿巖、棲龍岫(在今山東單縣)、望秦嶺、鴻雁池、金果園、清冷池、清冷臺等。睢水兩岸,竹林連綿10多里,人稱梁王修竹園。梁園中各種花木應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加之風景優美,確實是難得的游覽勝地。天下的文人雅士如齊人鄒陽、公孫詭、羊勝,吳人枚乘、嚴忌,蜀人司馬相如等云集梁園,都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客。梁孝王有時在宮中斗雞、釣魚,有時和門客一起,帶領武士,在梁園內狩獵,有時興趣所至,便飲酒作賦。梁園的風雅在當時名冠天下。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舞影歌聲散綠池,空余汴水東流海?!?000多年前,李白慕名到漢梁孝王梁園游覽,留下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梁園吟》。除李白外,唐朝大詩人杜甫、高適、王昌齡、岑參、李賀,宋朝詩人秦觀,明朝名士王廷相、李夢陽、侯方域等都曾慕名到梁園懷古。梁園,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三百里梁園”的亙古繁華,與芒碭山自高祖斬蛇起義到漢梁諸王鑿山筑陵及融會在中華漢文化中的漢字、漢語、漢禮儀等互為輝映。正如史學界所稱,驚現于芒碭群山中的漢梁墓葬所體現的文化思想、形制格局,既是一個強盛的諸侯王國的歷史見證,也是漢王朝的文化、哲學、政治意識的縮影。
折射芒碭山厚重文化底蘊的遺存還有多少?
目前河南博物院4樓玉器廳存放著一套“金縷玉衣”,長1.78米,由2008塊玉片、近2000克黃金編制而成。在西漢時,做一套這樣的“金縷玉衣”,一個工匠需要花費10年時間。1999年6月江澤民來此參觀,連聲感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太了不起了!”這套“金縷玉衣”就來自于芒碭山漢梁王墓葬群。
同時,這里還存放著一幅巨型壁畫《四神云氣圖》,同樣來自永城芒碭山漢墓。這幅壁畫透射出王者的霸氣和隨意。專家們稱這幅壁畫為“歷史最悠久、篇幅最宏大、保存最完整、藝術價值最高”的稀世珍寶。因為這幅壁畫比敦煌壁畫要早600多年,所以被稱為“敦煌之前的敦煌”。
芒碭山旅游區文化內涵厚重,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這里有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在此避雨曬書的夫子崖;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和郭沫若手書碑文;有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斬蛇起義的紀念碑;有三國猛將張飛在此筑寨伐魏的張飛寨,有水滸英雄李袞、項充、樊瑞聚義的三圣殿;有高祖廟、御龍泉、紫氣巖、赤帝峰;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21座西漢梁國地宮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謂世界罕見。2017年這里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近年來,芒碭山旅游區借助獨特的漢民俗風情和漢民族文化,將一批批精品民族文化節目推向市場,使之成為新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2006年8月,景區首次為一批12歲至15歲的孩子按漢代習俗舉行了成童禮,教育他們知書達理、孝敬父母、回報社會。之后,每到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民族節日,這里都要舉行成童禮、成人禮、漢婚禮、敬老禮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漢文化體驗活動?,F在,很多外地旅行社帶團到這里旅游,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組織游客參加這里的漢禮活動。
當更多的人不斷加入到“復興漢禮”的行動中來的時候,一個最大的障礙或者說質疑就是,“漢族”、“漢字”、“漢語”、“漢禮”等的文化載體是什么?僅僅于統治中國長達400年的兩漢王朝?不少漢學專家表示,要認識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沒有比了解漢代歷史更為重要的了;而對于認識漢王朝的封建體制,沒有比了解西漢梁國的歷史更為重要的了。原因之一,西漢王朝規定各諸侯王國“制同京師”,通過研究西漢任何一個諸侯王國的歷史,都能夠間接了解、認知西漢王朝的發展史。原因之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梁孝王劉武治下的梁國歷史,在西漢諸侯王國中有著相當典型的意義。它立國長久,幾乎與西漢王朝相始終;它政治地位特殊,非一般諸侯王國所能比;它經濟實力雄厚,為后世遺留下豐富的遺址、遺存。
漢文化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指出,漢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是歷史上歷經多次民族大融合后的一種多元的融合文化。作為禮儀之邦,很大程度上說,中國對禮儀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堪稱漢文化復興的“重頭戲”。而事實是,作為漢興之地,作為孔子還鄉學“殷禮”之地,要研究秦漢文化,永城芒碭山不僅不應被錯過,而且當承擔起復興、流播與發揚光大的歷史重任。